返回首页>
镇海地名故事|石塘下村:三水汇流,三姓成村
2023-11-16 17:04 记者 陈饰 通讯员 李洁 岑嘉维  来源:镇灵通 浏览量: 5995

秋天,镇海渐渐凉了起来。

在石塘下村穿梭数次,脚底踩过瓦砾生疼的感觉与冷热交替的气候条件,在脑海里留下独特的造访记忆。

石塘下村是年轻的,也是年长的。2022年8月,我们见识到的,是它在古老时光中延绵蜕变前期的模样。是的,这个村子正在拆迁、改造,蜕变、成长。两名“90”后社工帮着我们一起,去捡拾记忆中的故事——那些老人们还留在脑海里的影像。

石塘下位于镇海区西郊、宁波市东面,距镇海城区2公里,距宁波市16公里。由包家、陈家、王家3个自然村组成,按南北方向呈倒三角形。宁镇公路、镇骆公路、中大河等东西横贯,隧道北路、俞范东路南北纵贯,或绕或穿,将村子密密聚在一起。

三姓一村

据史料考证,石塘下村北侧原为大片海塘,俗称后海塘。每逢受潮,灾害不断,历朝知县对此都有设防加固之举。其中,清朝镇海知县王梦弼声势最大,他组织民众从鄞县、慈城、定县凿山运石,招募宁、绍两郡工匠。自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开建,三年后陆续落成。

海堤采用大量石块重修加固,故后海塘也称为后海石塘。从地理位置上说,后海塘在北,石塘下村前身村落在南。镇海的地名旧俗中,将“北称上,南称下”。故名。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世纪50年代,石塘下村被称为临海乡第一村。1958年至1983年3月,被编为镇海县城关公社(亦称城关大队)海陆第二生产大队。1983年4月,为纪念历史先人对后海塘改造成后海石塘的功绩,将海陆第二生产大队正式定名镇海县(区)城关城石塘下村。

1932年出生的陈桂娣在村子里住了85年,如今单单守着村里在拆迁过渡房区域划出的养老楼内,社工、儿女、老邻居轮番上门看顾。

陈桂娣老人

养老楼与农家小院生活环境类似,一墙之隔古塘中学学生们活力十足的琅琅书声,令陈桂娣身心舒畅。因此,老人精神奕奕。她对石塘村的名字有另一番见解。“老底子,从招宝山脚下四角凉亭开始,有一条石塘,一直连到湾塘。”陈桂娣说,出了镇海城关的这一段,就是石塘下村。对城里人来说,是结束。对石塘下村人而言,叫开始。

翻阅史料得知,明清时期,镇海地区沿江沿海大批居民点聚集,诸大姓源出多宗。早期落户姓氏繁衍成族,往往多以姓名作村名。石塘下村三个自然村就属于这一情况。其中,王姓于明年间由福建迁入,陈姓于明清两代迁入,前身基本出自浙江姜山陈氏大本堂、德声堂、雨钞堂等,包姓于清康由横河堰包家迁入。至此,三村自然而立,后来更是合拢为一村。

故土之情

陈桂娣把自己的人生划成了两份。一份是6岁以前的上海小囡,一份是6岁以后的石塘下姑娘。

她出生在上海浦东区。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在纱布教育所担任里账房先生的父亲带着家人逃难回到故乡石塘下。

坐在上海开往宁波的轮船上,陈桂娣依在长辈怀里,哼唱上海弄堂口口相传的童谣:

“矮子(指日本侵略者)想要到上海,

几十只兵舰开进上海滩。

八一三东洋兵冲进上海来,

大炮轰

炸弹辣辣掼

杀我老百姓

炸我火车站……”

陈桂娣恨极了侵略者。父亲坐在船上,想着12名宁波老板拼股开建的天工布厂,想着自己的苦心经营。在重重心事中,他们抵达故乡,投靠奶奶、婶婶,住到了王家自然村。这意味着,她再也不是衣食无忧的上海小姐,自此改换身份成了地地道道的石塘下居民。

石塘下村民家的老家具

20世纪30年代后期,石塘下村基本为木结构平屋或两层楼房。较富户建五间两弄四厢房、前后明堂、独进或两进庭院式大屋,前置正门,多用青砖雕饰,周砌围墙。一般富户建3间或5间,普通平民以散建为主,2~3间不定。多数农户主屋旁小屋或草舍,作牛楗、猪舍或堆放农具杂物。

“说起来,包家村多种地人,王家、陈家经商者多过种田人。”陈桂娣感慨地说。当时,村里农民生产落后,产量很低。有一部分农户靠农忙时出雇劳力帮工、淡季外出打工或租田过日子。石塘下村有几句民谣,形容当时的生活。吃“菜汤薄粥加米糠、半饥不饱面色黄,渴了喝生水,饿了再喝水”;穿“半新衣服作客装,老大穿过老二穿,破衣破裤破布,寒冬腊月裹破絮”;住“小屋破楼矮又潮,台风暴雨随时倒,残墙断瓦往下掉,月亮当灯风扫地”。

20世纪50年代起,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生活相对稳定。而后,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实现温饱。再然后,便是日新月异的好时光,衣追时尚,食讲营养,住求舒适,行讲方便,生活逐步走向小康。

石塘下的民居主人们也渐渐在变化。建村时三姓分明,20世纪50年代起舟山、金塘、余姚等地,五湖四海百姓陆续投奔石塘下村定居。慢慢地,三姓村民散入人群中,变成了百家姓中的一员。

人口多了,对房屋的居所要求也相应增多。不知道哪家带头,向已经移居上海的原村民购房。渐渐地,有不少上海人陆续返乡,出售祖屋。上海成了他们的故乡,石塘下则成了新移民的故乡。

陈桂娣父亲因一手好书法,替很多移居上海的原屋主、新定居村民做房屋过户中间人,写文书。也算是见证了石塘下村民居的变迁过程。“我记得很清楚,1974年10月,父亲去世当日,依然有相熟的乡民找过来,请他做中间人,写文书。”陈桂娣说。后改由丈夫代笔帮忙。

陈桂娣的丈夫也是石塘下村人。两人在此相识相爱,牢牢扎根。算起来,丈夫当年也是一名“小秀才”。

遗而不忘:双桥

从小溪发源的中大河水,自西向东,流经石塘下村入海。

甬江水,从张鑑碶闸口倒灌入村。

东海海水,在风高浪急的时候,越过石塘,直扑村里。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水、海水、江水,会在特定的时间汇流石塘下村。1946年出生的村民王满来对不定哪一年涨上的“发大水”记忆深刻。他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水就涨上了双桥桥墩,有小腿那么深。

双桥

在他的记忆里,双桥是石塘下村一条普通石桥,一道家乡风景,更是村民的乡缘连结点。双桥位于石塘下包家,始建于宋,清咸丰年重修。民国期间因道路建设需要,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二孔,长32米,宽4米。20世纪80年代,因城市建设发展,桥两侧道路被堵,原桥失去功能,呈断桥状。后河道加宽,右侧一孔被拆。目前,双桥作为古迹景观仍横卧于中大河上。

从立人中学所在的茗园路上拐入亚太酒店物业服务中心。在几名钓鱼者惊诧的目光中,我们径直走向双桥所在的位置。“很少有人单独来看这座桥的。”一名社工感慨地说。如今,此地已经划归镇海招宝山街道白龙社区。打开地图,没有显示双桥的位置。它的东面是镇兴桥,西面是茗园桥,独独年岁最长的双桥“不配有显示”。也当然,双桥已不能真正抵达,只能踩着河边一条小堤坝,透过围栏观看。

双桥一半的桥身已经呈现断绝,能看得出新老交替的痕迹。南面通向张和祥小学北围墙,北面则被堵在服务中心与立人中学东校舍围墙之间。上桥处被一道木门拦住,结结实实,锁住了时光岁月,只有几根碧绿青翠的黄瓜探头探脑地从木门后张望过来。

在王满来的讲述中,双桥活色生香。它是村人通往田头与住家的中间要道,也是航道要塞。60多年前,船夫摇着橹,将船从桥洞下撑过。石塘下的稻谷、蔬菜,运到城关。城里的肥料、物什穿过桥洞出城。桨声欸,出入水面。

王满来扳着指头数起自己还记得的附近一带老桥名儿:“丁卯桥、静德桥、双桥、1号桥、镇棉桥,从中大河上一路排下来,这都多少年的岁月了。”

编辑:杨淑芸 审核:计怀斐

原标题:镇海地名故事

三水汇流,三姓成村——记石塘下村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备案号:浙ICP备10210541号-2 镇海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550080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6275137
关于《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签署公告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188号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宁波网络警察报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