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镇海地名故事丨余严村、澥浦村:一抔风华入岁月
2023-11-14 15:02 记者 陈饰 通讯员 戴旭光  来源:镇灵通 浏览量: 5995

暑意最浓的时分,来到了澥浦镇汇源社区。

兴建花园内,知了躲在树荫下,或许是被这炎热的天气蒸得失去了亮音,间或吱吱鸣两声。“你要听这知了叫,得晨起,沾着露水好听。”75岁的原澥浦村村委会主任陈国南微笑着说。和他一起的,还有76岁的余严村村民余梦荣,67岁的汇源社区居民贝国良。2022年7月27日,在他们帮助下,我们将这个由汇源社区、澥浦村、余严村、澥浦镇渔业经济生产合作社四处合一的集镇片,拼起一段往昔岁月。

集镇片位于镇海西北14.3公里。东与化工区相连,南至姚江东排河,西与余严村相连,北至329国道。该片为全镇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政府所在地。2002年4月,澥浦居委会和汇源居委会合并为汇源社区。2016年12月,澥浦村撤村建居,变为广源社区,2021年3月,余严村合并入广源社区。

集镇心脏:月洞门

在镇海历史上,澥浦城镇的地理位置仅次于镇海县城。而围绕着澥浦建城的时间,始终是一个历史谜题。

旧时,澥浦有两座城。一座是位于凤凰山南坡的水陆管界巡检司城。光绪《镇海县志》记载:“(澥浦城)高一丈八尺,广二丈,周围二百二十七丈四尺,初设二门,后塞其北,惟南面一门。旧建年月不可考,全城多圮。”该志记载依据乾隆《镇海县志》。成文时已无法考证澥浦城修建年代,足见其历史久远。第二座依据民国《镇海县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将原建镇海县城东100多步的水陆管界巡检司移置澥浦。该城为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由信国公汤和建造。水陆管界巡检司为北宋初置,设军士120名。

藤蔓在老镇地域性标志月洞门上攀爬着,条石堆砌的状貌依然。经常被人请去充当“地名解说员”的贝国良轻声说:“你能想象吗,当年月洞门的一边是渔港,另一边是人来人往的街市和齐整的房屋。”

据史料记载,月洞门始建于明代。当时,澥浦镇的两座山——凤凰山与息云山之间有个隘口,建起了入海闸门,成为古代泄洪道。

月洞门外港口呈喇叭形,外大里小。南面风尖兜,位于岚山海边。北面从凤凰山向东延伸到海边,叫“太横头”。中间有个很大的凹口,类似于港口。此处面积约有2平方公里,可容纳上千艘渔船停泊。渔船停泊的锚地上方为高潮区海涂。

月洞门西面有条香山江水。江水起源于横溪香山,蜿蜒十余里,途经天港、乱涨蓬港,过永年大桥至月洞门下流入东海。

从地理位置上看,月洞门既是通向大海的道口,也是外海上岸入镇的必经之路。站在月洞门前打量着,它的拱门形状完好,两有矮翼墙。原先,门上刻有匾额、楹联。其中,东额书“海不扬波”,西额题“迥澜毓秀”。东楹联是 “地灵人杰于今圆抱乐升平,海阔天空在昔彭湃跨浩荡”,西楹联“迥环形势遥连澥浦之名山,磊落石棱相接梭城之胜境”。

月洞门侧面竖有一块沙碗塘碑记。立碑时间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上面记载沙碗塘的历史变迁。字迹模糊,辨认吃力。拨开碑上缠绕的草,断断续续看到:“皆模糊恍入迷途….”“金之成美举…”

沙碗塘是澥浦古海塘,又名莎畹塘或长沙堤。光绪初年,澥浦人陈大和、金国宝为首的各大渔行和船主出资建造,费银二千余两。这道长堤古海塘约千米长。以往站在海塘上,可以见到茫茫大海,滚滚波涛、飞翔海鸟。如今,海堤已不可见。

贝国良说,以前,从海边穿过月洞门,往里走便是北街。北街渔市,自古称为“十渔行、百鱼店”。百米长街鱼山虾海,几十里外的商民前来赶集。行人车载肩挑,把街面挤得水泄不通。后渔市渐渐转移到了月洞门下,离海港更近了。

三千烟灶,澥浦大街

与月洞门联系在一起的老地名,叫澥浦大街。相传镇海有条陆上丝绸之路,起于镇海西门外,通过澥浦镇,蜿蜒往慈溪观海卫而去。澥浦大街便是这陆上丝绸之路的其中一段,长度不过400米。

有一句老话,专门形容澥浦大街的繁华,即“三千户烟灶,三百只渔船”。

明清年间,澥浦大街一带居住人口达数千户,上万人。此地前后都是山,中间一块狭窄地面建造民居。由于人口相对集中,不得已将房屋造得密密麻麻。到了做饭时,炊烟袅袅,连片升起,非常壮观。因此被称为三千烟灶。

澥浦大街与海洋渔业息息相关。自元朝起,便是渔舟聚集之地。除了本地渔民,贵驷桥、憩桥的捕鱼人都集中到澥浦一带,形成更大的捕捞队伍。

三百渔船的出处是一句老渔民传下的俚语:“三百渔船围洋转,二哥还在崇文县”,这里面包含着一段故事。

据记载,澥浦鼎盛时期约有几百艘渔船。一年两季规律性作业讨生活。一是冬季到韩国济州岛捕鲨,另一是每年4-6月前往吕泗洋面捕捉鳓鱼。

老辈人回忆,澥浦渔市被称为五更头集市,每天的开市时间在凌晨4点以后,热闹非凡。天色渐亮时,站在街上望过去,一片带鱼匾(一种盛放渔产品的竹筐),满目银白。这是新鲜鱼身,会“别别”跳。

天光大亮,摊贩走得干干净净。

一梦到旧时

的余严村,因余、严两姓聚居命名。其中,余姓于明中叶(公元1506年左右)由余姚市逍路头余家迁此,严姓于清初(公元1636年左右)自三北雁门乡徐家岙迁此。作为地道的村民,余梦荣最怀念的,是余严村鮸鱼桥头那棵大樟树。100多岁的老树,张开密密匝匝的枝条,就像一位慈祥老者用怀抱护佑村人。老树、河流、桥头堡,这个村“一级情报站”,每天总有四五十人坐着“讲大道”。调皮的孩子们趁机从桥上一个猛子扎下水,“掼河”。

晚上没有电风扇,余梦荣跟着长辈,搬好藤椅子,打着招宝扇,听着虫鸣,最后在漫天星河下沉沉睡去。村中当年有好几处大屋,范家堂前、金立光大屋、七老板大屋等。当年,镇海“蛟川走书”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张亚琴先生曾在七老板大屋登台,连唱半个月。老人小孩听得津津有味。

复活的民间曲艺抬阁

余严村有一种“土得掉渣”却又名气极大的民间曲艺:抬阁。抬阁是一项集戏曲、文学、美术、力学、造型、杂技、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地方特色艺术。民国时期,镇海的抬阁艺术达到鼎盛,每逢出演,角角落落的老百姓满城满街追着行会队伍跑。当抬阁的队伍过来时,不用争抢,人人都能看到。

2010年前,在余严村问一声抬阁,不少年轻人面面相觑。“抬阁是什么,戏曲还是舞蹈?”村里请了下乡扶植文化的干事和村里数名老人,一起打磨了“一村一品”的节目:恢复抬阁。他们翻找旧资料,参照北仑民舞“造趺”部分创意,就地招募一批庄稼汉和一批邻近小学7-9岁的小演员,编排出了两套动作。一套推,一套抬,的时候抬,路面平坦就用轮子推。

2010年12月12日,郑氏十七房举办镇海首届冬至文化节。20来名脸蛋黝黑、手指粗糙的汉子,包着包头,在自家门口首次亮相。“锣鼓一敲,精神十足,味道来了。”观众们惊喜不已。抬阁节目正式复活。“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地方。”澥浦镇相关负责人说:“让地方文化代代相传,守住乡愁。”

编辑:李维 审核:张琼瑛

原标题:镇海地名故事丨汇源、广源:一抔风华入岁月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备案号:浙ICP备10210541号-2 镇海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550080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6275137
关于《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签署公告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188号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宁波网络警察报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