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钟包村:商帮故里 百年沧桑
2017-12-30 16:35 方才晓  来源: 浏览量: 5995

钟包村,位于镇海庄市老街东北方向二三里,由原钟包村、叶家村、后倪村、协兴村四村合并而成,现下辖4个自然村。

古时,钟包村又名横河堰,因包氏祖先曾在村前的横河上筑土为堰而得名。据宁波天一阁珍藏的《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记载,横河堰包家为北宋名臣包拯后代,其先辈随高宗南渡到临安,儿孙又从临安分支迁到镇海。

包氏故居前院

如今“横河堰”在何处,已难觅踪影,知晓的村民寥寥无几。或许有一天,那些伴着钟包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的建筑、物件也将渐渐消逝,只留故事飘荡在耳边。

今天我们找寻的,便是那些留存至今的钟包村老底子故事,并用照片和文字将它们一一记述。

时光更迭 故居依旧

寻至钟包村,迎面而见的是村头巍然而立的青石牌坊。三门四柱,上书“钟包村”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旁是苍翠的行道树,一过牌坊,绿意扑面而来。

谈起村里的老底子建筑,村民首推包氏故居(包家后新屋),现为包玉刚纪念馆。后新屋系包玉刚先祖包奎祉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已有250余年,占地1026平方米,墙高院深,五间两弄两轩两明堂,包括正房、前左右厢房、后左右厢房等,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两层瓦房,坐北朝南,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

“记忆中,大门外还有堵高高的围墙。”74岁的柯天明,是位土生土长的镇海钟包村人,2001年成为包氏故居管理员。“起早开门,饭后保洁……”对于故居里的一砖一瓦,柯老早已熟悉。不过,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儿时的那些记忆。

柯天明回忆,现在所见的正门朝向东南,系包氏故居翻新后重开。他说,清朝年间官府对家族正门的朝向有着严苛要求,只有达官显贵才能朝东南方开正门。而当时的包家先祖并无官职在身,因此正门是朝东北开的。包氏故居正门一米开外,原先有一堵近两米高的围墙,白墙黑瓦。围墙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运河“官仓巷”从这里穿过,汇往中大河。每天清早,骆驼及外乡的生意人会撑着篙、划着船、载着货,经过这里到庄市老街或徐家堰头赶集,好不热闹。

(包玉刚故居外墙)

“河边摸螃蟹,院里捉迷藏……”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孩提时光的柯天明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玩耍。当时,包氏因常年在上海等外地经商,房屋闲置,便将一半祖宅租给当地居民,自己留用一半。而这外租的宅子成了当时钟包村孩子嬉戏的乐园,深深地融入到他们儿时的记忆中。

“文革”时期,因包氏兄弟在外经商,有“海外背景”,被划为“敌对分子”,致使祖宅充公,归村集体所有。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归还包氏并翻新成包玉刚纪念馆。

岁月流转 旧物辗转

“檐楯下的格扇槛窗,窗斗镂雕的对称灵芝云纹图案,还有寓意吉祥的人物花鸟……”跨过门槛,步入包氏故居,放眼望去,遍布着雕刻精美的木砖器物。虽几经翻修,朱漆淡去,但仍能透过这一梁一框的雕琢,看到这百年老宅的历史文化与沧桑。

包氏正屋楼房为6博7柱,外加檐楯,进深13米,通宽25.4米。其中中堂间面宽4.63米,墙上高挂着“履安堂”三个泥金大字,下方挂一副隶书堂联。

上联:虎踞龙盘称雄世界光前裕后道履绥和

下联:凤翔燕舞慈范懿德人杰地灵居安纳福

“履安堂”,内含包家原是做鞋帽生意的寓意,是包氏正堂,为包家会客,办理婚丧、祭祀等大事的正厅,堂联为钟包村人所挂,上联明写船王包玉刚的辉煌成就,暗寓包氏经商理念与成功秘诀:稳健。惟因稳健,故迭经航业凶涛而履险如夷。下联写包氏家风,惟包氏先人的“慈范懿德”传承后世,故能“居安纳福”。

谈起“履安堂”,也颇有故事。现所见的“履安堂”匾额在六十年代,曾一度丢失,后在八十年代末才寻找回来,重新悬挂于堂上。

倘若留心往两侧墙上望去,还可发现红底朱漆的木档上留有多道较为明显的割痕。据柯天明介绍,这里原先连着阁楼,但在“文革”中被村民锯下,拉去当烧火木材,令人叹惋。

“二楼是包氏的起居卧房。”柯天明热情地引导介绍。包氏故居的楼梯宽度较窄,无法放下整个脚面,木质结构,每踏上一步,楼梯就吱嘎作响,听得令人心惊,生怕一不留神就踏了空。

二楼左边是包玉书的卧室,右边为包玉刚的卧室,也是他当年结婚的婚房。1984年,包玉刚和妻子黄秀英以及亲友等十多人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在钟包村的祖屋里,包玉刚仔仔细细地看了每一个房间,当他来到自己的婚房时,不禁感慨:“这是我们洞房花烛的地方,你坐在这里,是我给你挑去红巾的,很难忘啊!”如今在梳妆台上,摆放着当时包玉刚夫妇回乡时的留影,甜蜜的微笑。

如今的二楼家具齐全,且都按包氏故居旧时的格局布置,其实这些家具也在“文革”时遭到哄抢、变卖,几经辗转。其中最有纪念意义的当数那张虎腾脚、镶嵌有象牙雕饰的“七弯凉床”,质地考究,设计有七弯,床栏向外延伸,囊括着梳妆台等多件家具……它先后被卖到骆驼桥、鄞州、嵊泗等地,直至1984年才被相关部门赎买回来,送归包氏故居。

叶氏义庄 帮扶乡民

老房子翻新了,老祠堂迁走了……经历了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钟包村现今留存下来的老底子确已屈指可数。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随后来到叶家村南部的叶氏义庄。

叶氏义庄的院子

叶氏义庄保存完好,水龙会、储粮房等风物依旧。

何为义庄?据考证,义庄为古代汉族社会风俗,始于北宋,即宗族所有之田产。仁宗时范仲淹在苏州用俸禄置田产,收地租,用以赡族人,固宗族,系取租佃制方式经营。

此义庄非彼义庄。“中国之积弱由于积贫,积贫由于无知,无知由于不学,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念及少时失学之痛,宁波商帮先驱叶澄衷特筹资创办学堂,帮助家乡的穷苦孩子免费读书,接受英语等现代教育,其办学理念与办学成就在当时的江南首屈一指。包玉刚、赵安中、邵逸夫等著名宁波帮人士就是在这所学校接受最早的启蒙教育。

据景区讲解员介绍,叶氏义庄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次年建成,1904年设义塾并首次招生,1906年更名为叶氏中兴学堂,民国一年(1912年)更名为叶氏中兴学校,民国五年(1916年)改为私立中兴学校,至1949年改制停办,改为社会粮库。

自其建立至今已有113年历史,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整个建筑背向西北面朝东南,极具轴线感,为左右对称,砖木平层结构的清代建筑群。

在景区里,记者遇到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我第一次来镇海,也不太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早上我去宁波帮博物馆参观,然后听那里的工作人员说,这边有个江南第一学堂,就过来看看。”之前他对叶澄衷并不熟悉,仅仅知道他是一个实业家。但参观了叶氏义庄之后,才知道叶澄衷还是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慈善家。

现在叶氏义庄变成了景区,但这里依旧书声琅琅。每年节假日,叶氏义庄会定期开设国学班,让周边青少年儿童来此学习《三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国学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宁波帮精神。

在叶氏义庄的一个展厅里,摆放着人力水泵、水桶等救火工具,墙壁上还画着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救火场景图。“这是当年义庄水龙会的救火工具。”景区讲解员告诉记者,在景区外墙外曾有一个瞭望台,来观察周边村庄有没有存在火情,后来由于年久失修,拆除了。

水龙会,又称“救火会”“水龙局”“义龙”,是旧时民间自发组成的消防组织。据说我区在一百多年前就出现了,其诞生的前提是当时从国外引入了一种需人力推摇或者是上下拉压的水泵,民间称之为“咯咯龙”(宁波话“咯”也是拉压的意思)。再后来又引进了出水更快、更大、更省力的以马达机械作动力的水泵,俗称“马达龙”。至解放前,凡集镇和较大的村落都设有这样的水龙会。

当年,钟包村的“水龙会”在庄市一带首屈一指。那时,庄市街上的“水龙会”有两台水龙,汉塘、万嘉也都有水龙,但规模都不如钟包村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旦发生火警,只要钟包村的“水龙”赶到,就可扑灭大火,确保平安。当时参加救火的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年,而且都是固定义务制。过去农村都是石板路和田埂小道,狭窄不平,无法行车,这些笨重的“水龙”全靠人抬肩扛。

如今,钟包村周围已是高楼林立,村子里许多老房已或多或少改变了容颜,不过它们当中还有包氏故居、叶氏义庄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老房子。

编辑:王庙卓

原载《今日镇海》2015年4月22日6版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备案号:浙ICP备10210541号-2 镇海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550080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6275137
关于《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签署公告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188号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宁波网络警察报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