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伯元:金界里的百万富翁
2023-10-13 10:05 区文化办 根据《创业上海滩》整理  来源:镇灵通 浏览量: 5995

南京西路962号,王伯元的住宅(资料图)

王伯元是旧上海金业的著名人士,人称“金子大王”。他以金业起家,后转而从事金融事业,与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共同主持恳业银行达20年,使恳业银行发展成为上海著名商办银行之一。
金界的百万富翁
王伯元,本名怀忠,字伯元。1893年6月13日(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于在江苏吴县(今苏州),祖籍浙江慈溪(现为镇海区长石村人)。父亲王清芬曾在江苏海门、苏州一带经商,后任苏州恒孚银楼经理,定居苏州。王伯元6岁起延师课读,1905年应科举试,考中三场,但未参加复试。

 

1907年,王伯元来到上海,在正丰永金号当学徒。3年满师后,被留用跑外勤。在学徒期间,王己加入上海金业公会,开始参加社会活动。1916年,23岁的王伯元应上海涵恒金号资方徐伯熊邀请,任该金号经理。1918年改任天昌祥金号副经理。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市面金价时涨时落,王伯元观察行情变化,常能不失时机地为天昌祥金号买卖标金,从中谋利,受到资方赏识。
王伯元的手段,主要是做“套头”。一,他看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金价与汇率大幅度波动,用当时的通货银元或银两折合外汇,时有差价。如在金价比外汇行情低时,他一方面买入标金,另一方面卖出外汇(如英磅),可以从中套利。二,如果利用现货与期货的差价,套头的机会更多,因此他在这方面也动了不少脑筋。而且恪守信用,所以他自己虽没有大资本,生意却可以做得很大。以此积蓄了一些资金以后,1921年,王伯元辞去天昌祥职务,自筹资金开设裕发永金号,自任经理,同时做金业交易所的经纪人。王伯元在金业界渐露头角,不久被选为上海金业交易所理事。
王伯元在金业交易所任事,有利于掌握标金行情,遇到赤金行情比外汇汇票行情低时,卖出汇票买进赤金,从中套利,且不担风险,遂积有巨资。1923年王伯元又独资开设了元发证券号,买卖各种有价证券。几年间,王伯元从一个普通商人一跃而为百万富翁。1928年他衣锦还乡,在慈溪(现为镇海区)长石桥广置田产,兴建住宅。
涉足金融业 接办垦业银行
王伯元深知从事黄金投机买卖风险极大,此后转而投资金融事业。1922年,他即与人合资创办了宁波的镇泰钱庄,次年又独资创办元余钱庄,以后又参与投资创办同庆钱庄、同润钱庄、元春钱庄、元发钱庄、鸿胜钱庄、元大钱庄、聚康钱庄等。
1929年他联合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徐寄庼、李铭等人,通过交通银行总行副经理梁晨岚的联系,接办、改组了中国垦业银行,资本总额一次收足250万元,王伯元投资140万元,占58%。中国垦业银行(英文名Land Bank of China)原创于1926年,经改组后,总行由天津迁到上海,天津则设立分行。王伯元鉴于自己在银行界的信誉尚不牢固,特意做了一系列安排,商请以稳健著称的上海钱业公会会长秦润卿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己仅任常务董事兼总行经理,停止有关金业包括外汇的一切活动,以表示正规银行的作风,还与董事会及总经理制定了持重的营业方针,包括不做投机生意,股东和负责人不准向本行借款宕帐。至于银行的业务范围,虽因沿用接办以前的名称,往往被划入专业银行之列,实际上则与垦业并无特殊关系,完全是商业银行性质,除不做外汇外,兼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存放款、地产、信托以及钞票发行,并在各地设立分支行。
王伯元主持垦业银行后,积极推进业务。他首先向董事会建议拨出10万元基金成立储蓄处,开办储蓄业务。吸收的储蓄存款第一年为60余万元,第二年即达700余万元。1933年储蓄处在南市文庙公园设立一个储蓄所,吸收的储蓄存款以零星细数居多,为广大市民所欢迎。
垦业银行上海总行初设在宁波路兴仁里,因行屋狭小,地点偏僻,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于是在1931年购进北京路江西路转角的一块地基,兴建8层钢骨水泥大楼,内设保管库及银库,1933年10月初落成迁入。其二楼以上房屋全部出租。
王伯元曾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地产委员会委员,对经营地产业务颇有兴趣。他于1931年在垦业银行总行添设地产部,办理房地产押款业务,代收房租,但不直接经营地产买卖。王伯元私人在愚园路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拥有4处房地产,面积50余亩,每月可收房租9000元。为了使房租能及时入帐,也交由地产部经收。而且当时地契是借款的最好抵押品之一,他曾利用地产方面的投资,用地契担保亲友担任外商银行的买办。
当时,上海浦东一带的农民,多以植棉为业。新棉上市时,花价被商人压低,棉农多愿以棉花向私营仓库作质,待价而沽。王伯元于1934年由垦业银行与浦东恒大新记纱厂、恒源兴记轧花厂合作,设仓库11座,办理棉农的棉花抵押放款。棉农以籽花或花衣作质,垦业银行凭仓单放款。纱厂、轧花厂收取仓库租金,银行收取放款利息,垦业银行每年投放贷款50余万元,颇受棉农欢迎,既调剂了农村金融,也为银行资金谋得出路。
王伯元主持下的垦业银行,经常对民族工业办理抵押放款业务。亚浦耳电器厂的产品与舶来品竞争,垦业银行不断贷款支持其生产。1935年市场萧条,银根吃紧,民族工业岌岌可危。垦业银行仍继续对民族工业投放资金,对振华纱厂、经纬纱厂、章华毛纱厂、亚浦耳电器厂等均先后承做数额较大的抵押放款,予以支持。
王伯元对于代客买卖有价证券,富有经验。1940年,他建议董事会拨出资金50万元设立信托部,办理信托业务,兼收各种定期活期信托款项。对外商发行的股票如橡树种植股票及其他实业股票均有投资,但坚持不做买卖外汇业务。
王伯元能与秦润卿和衷共济,一贯采取稳步发展的方针,放款力主慎重,并以抵押放款为主,坚持做“多单”不做“缺单”;储蓄业务发达,则运用储蓄存款资金购置房地产,收租作息,保证资金运用稳妥。
垦业银行从创办时起即享有钞票发行权。自王伯元任职后,准备金充足,每月公开检查一次,发生额为749万元。1935年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取消一些华资银行的钞票发行权时,就能立即将全部准备金如数缴呈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接收,顺利地结束发行业务。
1943年底,秦润卿因年事己高,辞去垦业银行总经理兼职,仍任董事长。1944年王伯元接任总经理。
垦业银行原是以放款于垦牧农林等事业、辅助实业发达为宗旨,而实际上经营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相类似。194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的银行法第14条规定“银行之种类应在其名称中表示之”。秦润卿、王伯元等人反复商讨,决定取勤恳乃业之意,改“垦业”为“恳业”,名“中国恳业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中国恳业银行”。这既符合银行法的规定,又得保留与原来相同的字音。(1950年7月,恳业银行与同业合组私营金融第一联营集团。1952年12月合并于公私合营银行上海分行)。
王伯元除主持经营垦业银行外,还曾担任通和银行、国泰银行、中和银行、上海绸业银行董事长,天一保险公司、茂华保险公司董事长,镇江贻成面粉厂、中国纱布公司、中国水产公司、永旭铜厂董事长,沙市纱厂、四明电话公司、永耀电力公司、宁波和丰纱厂、中国丝业公司、竟成纺织公司、亚浦耳电灯泡公司董事等职。社会事务方面,担任了上海金业公会议董、上海银行公会执行委员、上海地方协会委员等职。
我是道地的“阿拉宁波人”
王伯元虽然出生在苏州,母亲亦是苏州人,但因为祖上是宁波人,亦以宁波人自居。他对家乡的依恋,流露在不少方面。当他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代理会长时,公开演说常杂有吴音,人们奇怪怎么宁波同乡会会长是苏州人?他严肃地说明他是道道地地的“阿拉宁波人”,是宁波慈溪(现为镇海区)王氏二十二世孙,以宗谱为证。
王伯元成为巨富后,在家乡出资兴办了植本小学校(即长石小学),并曾为疏浚慈溪长石桥至樟桥大河、重建宁波市的老江桥捐资,并在长石桥附近买下荒丘,置为义冢。王还在南洋中学和复旦大学设置奖学金,先后资助几十名家境贫寒、学业优良的学生。
1924年他返乡扫墓时,发现邻近农田,满目荒芜,究其原因,为谷贱伤农,农民无力耕种。于是征求当地人士意见,拟定免息无限期贷款办法,当众宣布,凡是王姓同宗,按宗族亲疏,每亩可借3~5元不等,其他农户亦可亩借2元。所有手续,由植本学校校长义务办理。
王伯元从14岁开始从商,正式读书的机会不多,但捐资助学一直是他的愿望。1931年,王伯元创设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伯元奖学金”,规定任何高中毕业生,凡成绩优异,有志升入大学,但因家境困难,不能供给学费者,不论何地何人,皆可前往申请,一经合乎定章,即可领取每学期所需100~300元,直至大学毕业。“王伯元奖学金”规定此项奖学金,最初额定20名,后扩充至60多名。据其子所撰的文章中提及,当时曾考虑是否用“清贫学生助学金”的名义,最后决定重点仍为奖励求学,成绩不佳者,即使清贫,亦不资助,因而采用“伯元奖学金”的名称。他对每个得奖者都喜与面谈,对他们刻苦攻读的精神深为赞赏。对于不好好利用时机,自暴自弃的青年,给予规劝。在前后得奖的90余人中,不少都成为有用之才。
达观自得的人生观
抗日战争爆发,日伪几次诱使王伯元出任伪职。对此他在自述中言道:“时欲走不能,只能伪装衰老,留须抽烟,敌伪欲拖我下水,来家勾引,见我一榻横陈,吞云吐雾,我谓胃病甚剧,唯吸鸦片可以止痛,非黎明不能入眠,非午后不能起身,实则我生平从未胃痛过。此一伪装居然生效,日伪见我如此颓废,认为己无利用价值,愤然而去。”
1933年废两改元、1935年施行法币政策后,政府加强了对银钱业的管制,私人钱庄的经营渐入困境,商业银行的业务亦举步维艰。四十年代后期,政局更显动荡。1948年王伯元与子一同离开上海去台湾。1950年迁往香港居住。1954年,又到美国侨居。在香港、美国居住期间,他不惯闲散,一度曾有重行经商之意,只因人地两生,只能知难而退。他晚年时虽自奉甚俭,但非常达观自得。
王伯元时常强调,钱是身外之物,可来可去,学问装在脑子里,是永久的财富,别人无法夺取。为此他以500元高薪在家里请了名师,如词曲大师吴梅(瞿安)等。后来4个儿子都取得了博士学位,他随即刻了一方“四子皆博士”的图章,到处使用。其子王念祖曾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近30年时间,历任联合国发展、计划、预测及政策中心副司长,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资料分析司司长和联合国跨国公司手册主编。1983年,曾随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并为我国改革开放提过不少建议。
王伯元还喜好书法,尤好碑帖与书画的收藏。他常用重金求购当代名书法家的墨宝。
1977年11月8日王伯元在美国病故。
1930年捐建的长石植本小学(后为长石小学、长石幼儿园)仍保存完备好。而其长石唐家的故居(小洋房)已于1943年毁于战火。目前尚剩一排老平房仍在诉说着那昔日的辉煌。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备案号:浙ICP备10210541号-2 镇海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550080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6275137
关于《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签署公告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188号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宁波网络警察报警平台